五五世纪-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01-31 16:05

老乘警最后一班岗:守护开往边城 的列车安全******

  (新春走基层)老乘警最后一班岗:守护开往边城的列车安全

  中新网南宁1月11日电(胡宏 蒋雪林)K9303次是广西南宁开往边城靖西的公益性列车,覃业民 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 的民警,他已经守护这趟列车8年,1月10日即将退休 的覃业民将迎来他从警以来的最后一班岗 。

覃业民(中)在检查消防设施。 蒋雪林 摄覃业民(中)在检查消防设施。 蒋雪林 摄

  地处云贵高原东南 的广西靖西市与越南接壤 ,因风景秀美有着山水“小桂林”的美誉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2016年1月南宁至靖西 的K9303次列车开通 ,列车正常编组仅有6节车厢 ,全程283公里,运行3小时50分,停靠4个站点,正常票价仅需43.5元 ,最低票价仅9元 ,是游客们前往靖西 、德保及沿线群众出行 的主要交通工具。

覃业民在列车上和一名小朋友交流 。 蒋雪林 摄覃业民在列车上和一名小朋友交流。 蒋雪林 摄

  “由于这趟车来往于广西南宁和边城靖西之间,经常有越南 的旅客乘坐 。我们服务外籍旅客,要细致 ,要让外籍旅客感到舒适安全。”覃业民说,要服务好外籍旅客 ,就要了解每位外籍乘客的目 的地 ,到站要提醒外籍乘客下车。

覃业民在查看一名外籍旅客的护照 。 蒋雪林 摄覃业民在查看一名外籍旅客的护照 。 蒋雪林 摄

  自列车开通运营以来 ,覃业民便 是这趟列车的乘警 。虽然列车开通时间不长 ,但是覃业民却 是个经验丰富的老乘警,在他38年 的从警生涯中有着近30年的值乘经验 ,先后值乘过南宁开往北京 、成都等城市的多趟重点列车 。“可以说,我 的青春 是在列车上度过的”覃业民说 。

在广西靖西站 ,驻站民警黄中驮(左)向覃业民献花。 蒋雪林 摄在广西靖西站,驻站民警黄中驮(左)向覃业民献花 。 蒋雪林 摄

  列车就是一个缩小版 的社会 ,形形色色 的旅客在车厢内演绎着人生百态 。30年间 ,覃业民值乘过许多列车 ,其中K9303的条件却是最为特殊的。由于列车票价亲民且直通边境,旅客客流受旅游淡旺季 、务工返乡、学生放假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 ,而且旅客 的人员成分相对复杂 ,对覃业民 的工作带来了不小 的压力 。“只要上车精神时刻都 是紧绷 的”覃业民说 。

覃业民手捧献花与列车合影留念。 蒋雪林 摄覃业民手捧献花与列车合影留念 。 蒋雪林 摄

  值乘列车以来,覃业民办过许许多多的大小案件 ,有找回拿错行李 的小事,也曾帮助旅客找回丢失 的小孩 ,查获过数千克的毒品大案。

覃业民在办理退乘手续 。 蒋雪林 摄覃业民在办理退乘手续。 蒋雪林 摄

  “这么些年,我最大的收获 是工作被旅客肯定 。”据覃业民回忆,前些年的一个春运 ,有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和很多行李坐车 ,当时人特别多 ,车厢里非常拥挤 ,夫妻两个人为了方便下车分别站在车厢的两头,双方都以为小孩在对方身边,直到下了火车两人碰面才发现小孩不见了 。在车上 的覃业民接到报警后立即在车厢内寻找,最后发现列车进站时小孩被锁在厕所里。当把孩子送到父母身边时,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让覃业民至今记忆犹新 。

支队领导向覃业民赠送象征着“一身警服、一生荣耀” 的警礼服照片 。 蒋雪林 摄支队领导向覃业民赠送象征着“一身警服、一生荣耀”的警礼服照片 。 蒋雪林 摄

  1月10日 是中国人民警察节 ,也 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覃业民从警30多年的最后一班岗 。覃业民 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守护成千上万旅客 的旅途平安 。当天下午5时,从靖西返回的列车安全停靠南宁车站,覃业民顺利完成值乘任务,也给自己的警察生涯画上了圆满 的句号 。

覃业民帮旅客将行李放到行李架上。 蒋雪林 摄覃业民帮旅客将行李放到行李架上 。 蒋雪林 摄

  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在车站为覃业民进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 ,退乘后支队领导向他赠送了象征着“一身警服、一生荣耀”的警礼服照片,并为他多年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 的感谢。(完)

五五世纪

【寻味中华】大竹醪糟:新酿初熟好待客******

  中新社达州1月17日电 题:大竹醪糟 :新酿初熟好待客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张浪

  灶中柴火劈啪作响 ,铁锅热气蒸腾直上 ,于鼎沸的红糖水中打下土鸡蛋 ,舀上满满两大勺雪白醪糟 ,待蛋清刚刚凝固便起锅捞出……在“中国醪糟之都”四川大竹 ,甜蜜 、火热 的中国年,通常由一碗红糖醪糟流心蛋率先烫暖 。

1月初 ,四川达州 ,泸定地震中受伤的“泄洪英雄”甘宇吃着奶奶做的醪糟鸡蛋。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一颗曲子三斤米 ,两勺醪糟一个蛋 ,简单得很 ,养人得很。”2022年“9·5”泸定地震中受伤 的“泄洪英雄”甘宇近来在老家大竹养伤,就没少吃醪糟土鸡蛋 ,已经“胖回来了” 。

  虽然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人们很方便就能在楼下商超买到各类醪糟产品 ,但老一代大竹人仍保留了岁末自己酿醪糟 的习俗。这和灌香肠、熏腊肉一样 ,是迎接新年的“必修课” 。

1月初,四川达州,工作人员在制作用于酿造大竹东柳醪糟 的米曲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甘宇 的奶奶廖代书特意赶在春节前熬制了一大罐土醪糟,希望孙儿恢复得更好。她说 ,这几天村里家家户户 的老人都在蒸糯米、酿醪糟,“醪糟做好了 ,在外打工 的幺儿就回来了” 。

  谈及自己心心念念的“这一口甜” ,甘宇很认真地告诉记者,醪糟在他心中 是“四川农村过年待客最高礼节”,春节期间走人户(做客),一碗醪糟鸡蛋下肚 ,额头、后背都会渗出汗珠 ,暖身又暖心 。

  醪糟古称醴酒,又名酒酿 。它不仅 是中国酿酒之源 ,还是一道经商周秦汉、历唐宋明清,至今仍活跃在餐桌 的传统美食 。农历春节期间 ,吃象征着团圆 的醪糟汤圆、醪糟鸡蛋, 是中国多地民间习俗 。

1月初 ,四川达州 ,大竹东柳醪糟手工酿造工人将糯米装入坛 。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临近春节,记者来到大竹县城,城内特色汤圆店随处可见 ,隔着四五米远便能闻到交织的糯米 、红糖与醪糟醇香。“来一碗醪糟汤圆 !”店内人声鼎沸 ,不时有食客发出“安逸”“巴适” 的赞叹。

  “曲乃醴之骨,粮乃醴之肉,水乃醴之血 。曲好骨正 ,粮好肉丰,水好血醇 。”大竹东柳醪糟酿造技艺第二十代传承人唐祥华透露大竹醪糟醇甜酒香、爽口化渣的玄机。

1月初 ,四川达州 ,大竹东柳醪糟系列产品吸引消费者。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在上千年 的传承中 ,丁香、陈皮 、桂皮 、白蔻等上百种中草药与天然香料混合着米粉 ,成就了大竹东柳醪糟米曲的独特风味。优中选优的糯米在清冽山泉水 的浸泡下晶莹剔透 ,以纱布沥出置入蒸笼 ,蒸至外韧里嫩后,自然冷却至稍有余温,才能拌入提前酵好的米曲粉末 。

  唐祥华说 ,糯米装坛后,还要在中间掏出孔洞,便于米酒渗出,滋味更佳 。静待一个对时(一整天),糯米便会发酵为色白汁清、团而不散的醪糟 。刚酿好 的醪糟,入口甜中带酸,让人欲罢不能 。随着时间推移与温度变化 ,坛中醪糟每天都会变幻出不同风味 ,直至酒味盖过甜味。

1月初 ,四川达州 ,一箱箱大竹东柳醪糟产品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醪糟夏可解暑,冬能驱寒 。在小吃甜品之外 ,醪糟亦可入火锅底料 ,助锅底辣而不燥 :作发面酵母 ,为松软香甜 的面点添上一层复合滋味 ;取代白酒腌菜 ,让泡菜酸辣之余略带回甘。在大竹,醪糟甚至化身宴席主角 ,当地一绝“醪糟宴”便囊括了醪糟肉、醪糟糯米圆子、醪糟红糖烧白等13道醪糟菜品。

  从历史深处走来 的大竹醪糟 ,如今已远销加拿大、美国 、日本、泰国 、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一辆辆加长大卡车载着糯米等原料驶进县城,又满载着一坛坛 、一罐罐醪糟 ,将这座川东北小城酿就 的“这一口甜”送到海内外家庭 的餐桌上 ,添上一抹浓浓中国年味 。(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